從社區的書寫看在地文化的誕生及延續

從社區的書寫看在地文化的誕生及延續

文:leikinman

在香港,有個距離中環半小時船程的小島,坪洲——一個面積僅 0.99 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七千的社區,卻孕育着一股獨特的文化力量。移居坪洲多年的 Kit 和 Myriem,創立並出版了一份結合地圖與雜誌的刊物《島民》(ISLANDERS),試圖透過對小島生活的細微觀察與書寫,提問關於可持續生活的可能。這些文字與圖像不僅是對日常生活的記錄,更是對在地文化誕生及延續的探索。

曾到訪坪洲一次,這座小島給人感覺很親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縮短,無論是居民還是那些慵懶的貓狗,彷彿都在彼此生活中留下不可或缺的足跡,而我亦能從每一期的《島民》中感受到這一點。

美國都市學家威廉懷特(William Whyte)在《小都市空間的社會生活》(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一書中說道,「People like to sit where there are places for them to sit.」,意思是人們總會在公共空間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比設計師還要更早一步,坪洲的社區設計,正是一個由居民自發行動、打造屬於自己生活空間的例子。

《島民》第一期「有機空間」中,討論了島上的公共空間和那些看似隨意擺放的椅子。這些椅子對外來者來說,或許只不過是一張張雜亂地放置,但對坪洲居民而言,每一張椅子背後都有着它的由來與故事。這些椅子從無序,演變成為社區聚集的空間,居民更會聯手建造一個有「無敵海景」的戶外健身室,感覺坪洲居民不僅是空間的使用者,更是社區設計師,共同創造出會產生連結的社區,成為人們生活、交流和參與的場域。

第二期「豐饒之地」講坪洲的自然資源。木瓜、香蕉及大樹菠蘿等果實不僅是島上的食物來源,還成為社區成員之間交流與共享的象徵,吃不完就分給左鄰右里,或互相交換各自的農產品,這種生活方式形成了坪洲的「共享」文化,不僅滋養了物質生活,也強化了社區內部的情感養份。社區的美麗和力量,正正來自於其內在的秩序,這種秩序不是設計師給予的,而是人們自己創造。

第三期「在地生活」,則透過討論島上象徵不同節慶活動的 T 恤,來解讀坪洲的文化符號,這些 T 恤不僅是紀念品,更是居民情感連結的表達,同時也是身份認同的一種。

第四期「浮城自足」探討了島上商店的經濟生態,呈現了坪洲如何在有限資源中,透過自我調適與合作,實現經濟的可持續性。

簡單的幾期小誌,每一個字、每一張照片,不止介紹坪洲的生活模式,更感受到來自創作者與坪洲居民之間的真實交流與連結,他們對在地生活的記錄,人與空間如何共生的詮釋。

相比之下,澳門同樣是一個島嶼,面積遠大於坪洲,但其社區的公共空間及設施,卻不足讓人們產生深刻連結,人與人的凝聚力相對薄弱,也缺少關心社區營造的人。但總有例外,想起井井三一還在望德堂區的時候,附近一間賣法國菜的小店就曾自發邀請設計師,做了一份散步地圖給人取閱,收錄並介紹該區特色小店,儘管只是簡單的小冊子,但已經達到連結在地經營圈子很好的作用。如果澳門能有更多像《島民》這樣的刊物,或許也能更好地啟發居民關心自己生活的社區,激發出更多在地精神與情感。

《望德堂 A Weekend Guide》, ©妮燶了

正如日本著名社區設計師山崎亮的設計理念,「社區設計的重點不僅僅是建築或空間的規劃,而是人們之間的互動」。坪洲的故事告訴我們,當人們開始書寫自己的社區,記錄那些看似微小的生活細節時,這些書寫就成為了文化的基石,並且在無形中延續那股屬於在地的精神力量。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