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eikinman
「情緒」是保護人的一種方式,是與生俱來的身體切片。
談及關於藝術的心理治療,常見的治療方式有視覺藝術治療、音樂治療、戲劇治療、舞蹈治療、書目療法、園藝治療等等,但當中的相通之處,是讓人專注當下而去提高對自我的覺察,讓情緒得到梳理。這些治療方法只是一種渠道,讓無法言語的情緒找到一個表達方式或宣洩的出口。
在澳門,近年自殺率上升(可參見 《論盡媒體》報導),更高於國際平均水平而引起關注,似乎大家都更注重情緒方面的問題。由本地出版社翻翻頁出版的這本《moonmood 藝術本位研究:出版及展覽項目》,將一場創意藝術活動及展覽內容收錄成書,由「黑本」、「灰本」、「白本」三冊組成,嘗試在澳門普及對情緒治療的關注,打破大眾的刻板印象。
「可能澳門是空間擠壓的城市,人和人之間的物理距離很近,沒有辦法排解人與人之間的牽引,大自然又少,很多東西抑壓在心裏,只能靠自己的能力解決。澳門社會普遍將心理需求聯想『痴線』、『精神病』等刻板印象混為一談。」(節錄)
「黑本」分別介紹了藝術治療是什麼,記錄治療師的訪談以及發起人的自身經歷。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發起人之一阿康的自述,他仔細提及病發的經過及當下自己的想法,但讓我震驚的是,原來當一個人病發時,他是清醒的,你以為病人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或是處於一個混沌的狀態,但其實他是能夠清楚記住所有發生的事情,但可能是我從來都沒有真正了解過他們。
北京作家高銘曾經用了四年時間,去訪談一群精神病患者,或是你我眼中的「精神病人」,試著去找出「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答案。他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寫道:「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雲的眼睛去看雲,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或許這種設身處地的理解,才是打開每個人情緒背後的通道,給予人適當關懷的正確方式。
「黑本」的最後有個小書單,推薦關於心靈和藝術治療的書籍。
「灰本」是藝術治療體驗課的筆記及公眾參與者的經驗分享。由 moonmood 舉行一系列由藝術家或治療師帶領的實驗工作坊及創意藝術治療課程,參與者分享了各自的心得及領悟,體驗各種情緒流動的瞬間,試着重新建構人生的經驗和意義,像交換日記,各人寫下對參與活動的感受再和讀者分享。
「白本」則是一本讓讀者記錄心情的小本,但並不全然是空白。每一頁都印有不同情緒相關的詞彙,例如「靜」、「完滿」、「溝通困難」、「體諒」⋯⋯,這些詞彙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停要面對的情緒。而這本小本雖然有很多空白位置,但空白即是充滿無限可能,如同我們可以選擇許多方法來處理我們的情緒一樣。
我喜歡這種留白,因為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為自己的情緒找到合適的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