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ly Rooney筆下的菁英框架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

Sally Rooney筆下的菁英框架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

文:凱莉黃

Sally Rooney 是近年快速崛起的愛爾蘭作家,前作有《聊天記錄》(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時報出版,2021)、《正常人》(Normal People,時報出版,2022),而最新的中文譯本作品則是《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時報出版,2022)。讓她一夕爆紅的莫過是 BBC(英國廣播公司)和 Hulu(美國影片串流平台)為《正常人》所拍攝的影集,刻劃兩位主角從青春期相識十數年來的愛戀纏綿,在心靈與肉體上,兩人多年關係難以傳統價值觀念定義,情感流動的樣態可謂風靡全球千禧世代年輕人。

©Enda / Element Pictures

Sally Rooney 累積寫出獨有的風格,手持幾部叫好賣座之作,已然踏上新一代「成功」作家之座。觀者可形容她已經磨練熟透,文風顯著,是那種打開小說你就會知道出自哪一作家的才能。而作者向公眾炫耀的特質,正巧妙對應大眾對成功作家的想像:美麗、年輕、活力與尖銳。

©Patrick Bolger / The Guardian

她挑選的題材常是生活中常被忽視、又新近的情感關係問題,只有最新一個世代的人才能觀察並寫出來,那種在如水的關係裡看不到盡頭的無力感、對未來抱持無窮無盡的疑惑,活在數位世紀當下,以簡訊聯絡情意的距離,亦有人們對愛無能的焦慮和恐懼。在這方面,她算是很敏銳,亦不是每個世代的作者都能尊重這些多變的情感價值而不帶批判。

《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以書信體出發,兩位主要角色艾莉絲和愛琳定期通信,闡述自己在遠離對方城市的生活中,遇見約會對象、思考職涯與文學的當代性質,亦批判現時社會的通俗價值,綿長地敍述各自在生活中的不解與迷茫。主角艾莉絲在故事之始,是一位早已成名的年青作家、卻決定逃離都柏林,而愛琳尚在城中的出版業工作。在渴求被理解的溝通過程中,可見主角二人的忿忿不平和相知相惜。二人同樣以文學為出發點、關心政治,可見一派知識分子的作風。

細讀下來,兩個角色艾莉絲、愛琳在書信間建立一種智性上的交流,但同時也交代不少各自與約會對象的性愛,這種性愛模式亦不乏在作者其他作品出現──固定而綿密,充滿情感的性愛。我會形容為,這或許是作者對情感想像中理想的性愛,它深情款款。(而我很難評價這一切純然是期待或是作者所理解的現實。)

情節以下不贅。而我曾是 Sally Rooney 的書迷,但也可見其自我複製的腳步。在新作中,作者也一同以往,用力想透過主角之間的交流,表現出某種未見實在的菁英品味和視野,甚至有點扁平的忿忿不平,對資本、對氣候變化、對自己的生活的不解與憂傷。閱讀中,我不禁感到苦悶,或許我也困在危牆裡苦思而無出路,又或者我暗道,主角不過透過抱怨而令自己舒爽一分,再回到生活心安理得,這更讓我煩厭。

其中,兩個頗有頭腦的主角相知相惜、又苦惱於生活不平的故事樣式,已經連續在她的作品裡出現過。在閱讀過程中,又偶爾感覺她困在「菁英」的想像之中,持續對世界投以藐視。而我未知這種投射是否有個盡頭、作者想交代什麼理念。

或者讀者希望作者可在作品中,對世界保持謙遜和自省,有時只是一種帶有距離的妄想,有時亦是有瑕疵的道德要求。對 Sally Rooney 筆下的角色,甚或作者本身而言,似乎天資聰穎和保持敏銳都非常重要。但後來,我似乎未能在 Sally Rooney 的書中未能找到「聰明」以外的代名詞,彷彿抛開菁英的身分想像,她與她的作品未有別的形象。而我已經開始思索,也許聰明是阻礙一個人成長的絆腳石。

除此之外,《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還是一本不錯的讀物,行文流暢,閱讀體感輕快,像棉花糖,隨著口水吃到那一刻瞬間消失。對比起《正常人》對階級的反思與困惑,或者我仍是更喜愛前期的作品吧,不曉得。

©Madison Grosvenor

然而,《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中艾莉絲的自述,或者也流露出不少作者對自己作家身分的疑惑和不平。在此,亦希望她沒那麼快看到所謂才華消磨殆盡的一刻。

寫作是長久的事。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