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座山:讀《身體陪伴靈魂的二十個生活行動》

成為一座山:讀《身體陪伴靈魂的二十個生活行動》

文:大香嘟嘟客廳

1.

澳門藝術家梁祖賢的《身體陪伴靈魂的二十個生活行動》裡提供的指南,無關宗教,這二十個行動也並非修煉,有時關係參與者個人美感經驗的總結。把身體當作在這個星球的飛行器,空下它,讓靈魂好好住進去,看到並對我們所在的空間有所回應。在這些個人行動中,似乎與寂靜撞擊,但因為我們手上有書,便能聽到內在的無限迴響:

《身體陪伴靈魂的二十個生活行動》形式十分有趣,三本書冊以及二十張行動卡牌,也是陪伴讀者的幾種不同形式。書與讀者,身體與靈魂,而這些又是非常私密的事,它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孤獨。孤獨就一定是負面的嗎?孤獨者也會生出屬於孤獨者的力量不是嗎?


就算是教人面對羣體的繪本,也往往會有寂靜的圖像節奏。
等候著靈魂趕上的身體,會在這些過程中被善待。

《身體陪伴靈魂的二十個生活行動》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2.


《身體陪伴靈魂的二十個生活行動》在出版後陸續有不同的展覽互動。那天,我在這個展覽裡,讀出圓周率到小數點後不知道第幾位,一邊聽著自己不熟悉的語言朗讀聶魯達情詩,一邊塗鴉。

展覽中唯一恐於嘗試的,是「錄下自己的名,邊走邊呼喚自己」—— 聲音涉及自我認識和認同,我還沒突破這個關卡,同時也在想,如果可以做到,身體是不是也能踏出陪伴靈魂的一步了呢?事後半年,這個練習給我很大的鼓舞,恐聲症一樣害怕讀出自己名字的我,甚至力量勇勇,居然敢開自己的 Youtube 頻道了!

編輯的過程,將這些行動拿來做做看,有時候將它們變形,例如在城市裡尋找藍色,變成「尋找OO」,我們小時候那麼喜歡玩「尋找威利」,為什麼現在,它們都變成一樣了呢?無論藍色或綠色,無論是狗狗或雀鳥,牠們明明各有不同的呀!想起朋友說到刻板印象幫助羣體辨識,但也造成了模糊認知,在辨識他者個體的時候,「我」的定位會更清晰,就像看見無盡藍色的海,海豚在水下穿過的路徑,我就可以知道水大概的深度與自己的位置。

3.


這本書會一直變化,在不同的個體身上,走出自己的樣子吧。
曾經進行的是展覽。
再之前是駐村的藝術行動。
後來是出了一本書,讓每個讀者都能夠成為行動者。

藝術概念如何平易進到受眾的生活之中,藝術書或許是一個很重要的媒介。

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自重新認識藝術家/作者看待自己作品的過程(因為她已經不是第一身去發聲的人,原本是「行為」、「攝影」及「錄像」等事物,就會變成另外一件事)到思考我/我們各自在自己的閱讀形式上如何回應。

.藝術家開展這些創作:從調整自己觀察陌生駐村環境的方式,讓讀者理解、並能從這 19+1 的行動中調整自己在熟悉生活中時常會出現「世界與我格格不入」的異質感。
.當作品變成書的形式,「觀看者」變成「讀者」,書中的一切不再是她個人創作表述,它們就發生了質變?(藝術家的觀點如何被保護好?)(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變成自己敘事的主人?)


最好玩的地方,是從概念到書,原來有許多形式可以去呈現、深化。可以說是複音歌唱嗎?我能想到的是山谷中的各種聲音,總和起來就是山的靈魂。這二十個生活行動,讓每個讀者,都變成一座又一座小山。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