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性戀宣言(預印本)
紙性戀宣言(預印本)
Couldn't load pickup availability
《紙性戀宣言(預印本)》是一部集結來自日本與台灣的學者、社會運動者與助人工作者所共同撰寫的論集,聚焦於「紙性戀(Fictosexuality)」這一主題。本書從性/別研究、助人工作與社會實踐等多重視角,深入探討紙性戀者的處境與歷史脈絡,並針對社會思想、社群倡議、以及國家治理等議題提出洞見與建議。透過本書,讀者將得以理解當代紙性戀研究與運動如何建構起對「對人性戀中心主義批判(Critique against Human-Oriented Sexualism)」的方法論,並進一步描繪出紙性戀視角的理論面貌;在此基礎上,書中各篇文章將提供讀者重新思考世界、非人與性/別的方式。
預印本共收錄五篇文章。第一篇〈紙性戀宣言:酷兒賦生政治〉由廖希文與松浦優合著,從紙性戀視角出發,闡述紙性戀作為性特質的本真性(authenticity),分析其在對人性戀主導的社會中所面臨的邊緣化處境,並進一步開展關於另類性特質與存有論的思考。第二篇〈從紙性戀視角思考性/別政治〉是松浦優博士2023年於女書店演講內容的增補版本。文章回顧紙性戀概念在日本的輸入歷程,並探討其如何發展為社會運動;並藉由酷兒理論的取徑,細緻分析紙性戀作為性特質的意義與邊緣化事例。
第三篇〈關於二次元性表現規制的陳情書〉為紙性戀集散地於2024年「iWIN事件」期間提交之文件,主張紙性戀者的性公民權(sexual citizenship),強調文化政策中的敏感度。此文獻不僅見證了紙性戀視角於當代政治場域中的發聲,也彰顯了紙性戀運動的時代意義。第四篇〈我從事表現自由工作的理由〉為非政府組織工作者荻野幸太郎老師對2011年「非實在青少年論爭」的回顧,透過呈現與紙性戀當事者的相遇、交流、合作的經驗,展現了紙性戀當事者面對國家治理的能動性。第五篇〈非對人性戀支持/自助社群如何可能〉由廖希文與諮商心理師郝柏瑋共同撰寫,反思紙性戀者所面臨的「抹消(erasure)」經驗,並探討承認紙性戀存在樣態的可能性,進而想像其支持系統與社群實踐的未來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