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散步學,一個還沒講好的故事

澳門散步學,一個還沒講好的故事

文:沅泱

「散步是一種閱讀城市的方式,它顛覆了傳統的學習與認知,將我們帶到城市的流動中,讓我們成為城市的一部分。」

在澳門大學傳播系學士畢業作品《散步不是風花雪月》,在第一頁中編輯鄺子洋這樣寫道。好啦,這句話感覺是我會寫在小紅書裡的抒情句。澳門科技大學設計系碩士生,蔡貝妮和吳澤宇的畢業作品集《澳門城市散步學》則在前言提到:「『城市散步學』提倡的是一種化身偵探觀察與推理城市設計的觀察視角。無論去到何地,即使不了解當地歷史,都可以從蛛絲馬跡中找到有趣的切入點,推敲出這座城市的故事」。這兩本最新出版的學生作品集,都使用了「散步」這個關鍵字,試圖以步行的方式深入理解城市,儘管其切入點略有不同,但都力圖從澳門廣為人知的歷史之外找到突破點。

澳門大學傳播系的大學畢業作品《散步不是風花雪月》

《散步不是風花雪月》講工業史、移民史,從時代潮流下凋零的造船業、製衣業到歸僑和外僱;《澳門城市散步學》著眼在城市肌理和感知城市形象的角度。澳門就這麼大,路線免不了有所重合;但這兩本書之間最顯著的差異是一個講人的故事,一個講建築。各自的側重點亦區隔了不同受眾的敘事:那些曾在街頭巷尾聽過故事的人再次聽到 Citywalk(城市漫步)這個新概念時,便會從當年之中找回對街巷的印象;而建築環境中的「散步學」仍有一定門檻,不僅是因為書中的歷史讀起來略有距離感,這本畢業製作介乎於創意和學術之間,首先要進入書中的語境才有「散步」的資格。

澳門科技大學設計系碩士生,蔡貝妮和吳澤宇的畢業作品集《澳門城市散步學》

好,先放一放時下流行的「散步」,2023 年有另外一本《Macau City Guide》出版,但這一輯書的定位為「旅遊書」,從名字便可以看出它的受眾和創作者:「從九位在地職業小資女生——看澳門」。天吶不是我說這個名字看起來太互聯網「爆款」,在最短的句子裡塞夠所有核心關鍵字。從內容上來看,重設計而輕文本,這種短篇分享像是將網路貼文整合之後的產物(她們設計很用力,且我此前並未在網上看過書中的內容)。旅遊書的難點在於內容需要不斷更新,因此團隊在 2022 年推出首本後又在次年發布了第二輯。2023 年的澳門「Basic Info」頁上印的二維碼,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到「澳門公共廁所」,這是我認為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如今已經無人依賴旅遊書作為資訊來源了,但創作者團隊依然印上了他們認為遊客需要的資訊。

儘管這二維碼在將來的某一天有可能過期,但仍不失為一種時代的見證,廁所也是見證。

《Macau City Guide》

起初我也不過是輕蔑地翻了翻這兩本書中的推薦,認為它一文不值;現在看來當然沒這麼誇張,書中的確有一些推薦了但我沒去過的餐廳(這有什麼緊要?)。比起來她們講了什麼,更重要的還是她們的身份:如標題所說的「在地職業小資女生」,她們的朋友都是這本書的潛在讀者,甚至朋友的推薦可以令這本小小的旅遊書走得更遠。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散步仍是旅遊之下的關鍵字。

漫步城市空間中所觀察到的塗鴉,則是近年內港舊區活化的招牌。近日,建築與城市規劃中心出版的《澳門街頭藝術指南》分別影下澳門司打口、媽閣、北區和中區的特色塗鴉,甚至在前文引用城市學家列斐伏爾的名言「街道是一個城市空間交談的場所⋯⋯言語逃避了規則和制度,將自己刻在牆上。」實話說,這些塗鴉與歐洲街頭具有反叛精神的自由塗鴉相差甚遠,一看就是為了美化空間而做的精緻藝術作品。無論最初這些畫作出現時有何種批評和不滿,但它們的確成了街道景觀的一部分——又或者,成了打卡照片中的一部分。

建築與城市規劃中心出版的《澳門街頭藝術指南》

另一本具有旅遊書性質的是 2022 年 3 月出版的《窗林澳門》,當初出版時我特地送了一本給朋友,結果等到再版自己才買到。《窗林澳門》是這幾本書裡唯一一本集合了其他語言的出版物(現在覺得這一點很重要!),根據官網介紹,「“ENGEKI QUEST” is a flaneur-style walking project to explore a city.(「城市探險計畫」是一個以漫遊風格進行的城市探索步行項目。)」,這種探險式的步行體驗介乎於散步與旅遊之間,參與者可以是本地人(所謂以另一種視角認識自己的城市),或者遊客(在陌生地方的探險!)。雖然沒有看過這個系列在其他城市的作品,但我非常喜歡《窗林澳門》中平衡知識和趣味的做法。

《窗林澳門》

大概因為作者是日本人,書中有不少街道會講澳門與日本之間的歷史,如茨林圍。若是不從「散步」這個角度切入,而將創作的重心落在科普歷史的話,《小城的時光之旅——澳門歷史讀本》是我讀過的澳門歷史讀物裡(可能是)最易懂的一本,這本寫給青少年的本地歷史科普讀物,儘可能地把嚴謹歷史知識寫得輕鬆活潑。在中國歷史裡這樣的書肯定不少,卻難以一口氣走遍書中提到的大江南北;小城好就好在這裡:走到哪裡都是歷史景點。

《小城的時光之旅:澳門歷史讀本》

恰好春節時在高園街遇到了旅遊團,導遊站在高園街的立板前介紹澳門歷史,我在旁邊偷聽,只覺得聽了好像又什麼都不明白,就像短視頻的文案。(「因為澳門有中西文化交流,所以成了世界遺產。」廣州也有中西交流,為什麼澳門更特殊?)這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聽導遊講解比起自己看書,當然是導遊講得比較有效率,可最後 one day tour 結束之後還會記得多少?若是一個自由行的遊客,多數情況下歷史並不是遊覽的核心,享樂性質的購物或景點參觀已經足夠。

這幾本都是 2022 年之後才出的書,在「散步」這個議題下,最早的應該是 2013 年出版的《慢走澳門》,講 1993-2013 年的澳門環境劇場。書中附有一本手冊,將劇場表演場地分為公共空間、閒置空間、文物建築、藝文空間、消失的風景五類。實話講我並沒有照着這本書走過(我以為我會),一是因為這些劇場作品與當下熱衷的議題已漸行漸遠,二是書中提到的空間已另作他用,不能再從環境劇場的視角來理解了。媽閣船塢又名海事工房,亦是「澳門當代藝術中心」,現在被美高梅拿來做咖啡館和酒吧。翻開手冊裡面講到「2013 年 6 月,澳門港務局表示已與文化局達成共識,船塢的部分區域將作文創展示之用。」這下,誰還在乎消失的海岸線呢?

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出版的《慢走.澳門:環境劇場二十年》

在這些臨時的風景消失之前,《圈境》影下圍欄背後暫存的景觀。雖然這本攝影集與「散步」並無直接關聯,但我格外偏愛這種瞬間的觀察。圍板所圈定的荒地和空間通常位於澳門半島之外的區域,通常來說,沒有建築的地方則沒有景觀;然而,這本影集中圍板背後的樹與天空在水泥森林中變得更加可貴,景觀變得統一、純粹。儘管有研究指出這些圍板顯著影響路人的步行感知能力,但在目之所及的空間外仍有風景。

《圈境Enclosed Landscape》為澳門攝影師 Alan Ieon(楊俊榮)的攝影集

講回到澳門散步學,我傾向於不用「散步學」這個字眼來定義澳門散步,因為《香港散步學》已經為「散步學」這個概念作了完整的詮釋(當然,不同地區的散步學各有千秋);比起來,澳門偏愛講的故事亦不同於香港,彎彎繞繞還是圍繞(比較知名的那些)歷史展開;若是講些不知名的,則不免叫人懷疑故事的吸引力。「散步學」的潛在讀者大概率是自由行遊客和對城市感興趣的人,因此按理來說他們有更大的自主性去探索景點之外的空間;但因為缺乏前置知識,就算進入到了非景點的生活空間中,卻依然無法認識這些地點的特別之處,所以我們需要有散步學這類的書。

《散步不是風花雪月》裡希望令人們可以看到「澳門不被關注的XXX」,希望人們可以帶着書走過城市,每一個創作者都肩負着「講好澳門故事」的使命,因為這些故事不被人看見,所以我要強調散步的意義。散步也不能是純粹的散步,你看到你不明白,所以我要講給你聽,講完之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澳門是澳門,這樣便不虛此行了。遺憾的是,在乎這些故事的人並不比在乎美景美照的人更多,因此翻書之後的靈光一現不如從 live photo 中找一幀 perfect pose。

多謝嘉路士一世

在乎歷史/城市空間變遷的讀者不如想像中的多,另一方面因為能夠找到的公開資訊比好奇心的邊界更窄。這是我上一年修讀澳門研究的另一個體悟——明明課程內容上不算艱深,但每一條史實都要去圖書館裡翻好幾本書才能確認。

忽然想起春節前後拿著《澳門土地公》在氹仔舊城區找土地公,連理街那一尊已經沒了香火,路過的遊客依然會雙手合十邊走邊拜。他們並不在意這尊神以前是拜什麼的,只是覺得這裡有尊神,理應敬重。我隨後把書頁裡的資訊分享在社交媒體上,有人問起哪裡可以買到這本書,再掏出來才發現首版只印了 350 本,怕是早已售罄。

《澳門土地公》

這時候,書作為知識的載體,便有了局限性。在何處出版、銷售,能被哪些人認識並喜愛——一本書(甚至是前述提到的學生畢業作品)想要走到讀者手上的路實在是漫長又艱辛,可我不認為所有資訊都放上網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網絡伺服器不如紙張那樣可靠,社群媒體帳號亦受平台的控制。能夠被珍重地書寫並留在手中反覆翻閱的內容,從我買下的那一刻起,這本書將會與我的腳步相連,即使我不能帶著它漫步街巷,起碼會與我腦海中的街景站在一起。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