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所致的成功

一無所致的成功

文:大香嘟嘟客廳

如果說,一粒果實,包含了整個宇宙,你信不信?新宮晉的《草莓》,從果實的靈魂開始說起⋯⋯(等等,果實也有靈魂嗎?)

「傍晚,草莓已不見蹤影,土地卻依然飄散著甜甜的香味。」

「在綠油油的葉片上,住著草莓的靈魂。」—— 《草莓》

看不見,卻依然能夠撥動五感,氣味香甜。若聞不到土地,就無法感知草莓的靈魂。草莓的種子,深埋土地,雪降,它們在皚皚白雪中,仰望滿天繁星。

新宮晉的作品,富饒詩意。

我一直想親眼看到新宮晉(SUSUMU SHINGU)的風動藝術作品。在台北的富邦美術館裡,「宇宙:風之旅人」的展覽中,有五十件作品。這些作品是造形各異的人造器械所構成,它們非常準確而精密,在風流之中,保持平衡。
感官上來說,那是非常大的衝擊:人造與自然,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雙方很容易被視為對立的存在,到底該如何去維持、成就平衡呢?
三十件小型風動力藝術作品放在同一個展台。參觀者在入場時手中會抽到一張票券,根據票上的指引找出其中一個作品。
〈Wing of freedom〉所投下的光影。

很多時候,我以為新宮晉在製作人世間的星系,他再現星宇或穹蒼,但表達出來的卻是「有限」。生命若要無限,就必須去體驗風、雨和太陽。

「精確」卻「脆弱」的機械,用來回應無形事物——風與光影的偉大。這種「微」與「巨」的表現,也在新宮晉的繪本裡面發生。就像《草莓》一粒果實,包裹整個宇宙,《鯨鯊》從一隻鯨鯊身上,進入深海,映照繁星。《蜘蛛》(くも)穿透時間,《蝴蝶之旅》更令我感到震撼,在墨西哥森林過冬的帝王蝶,居然要經過三四代,才能回到加拿大。然後週而復始地循環。

新宮晉說他童年時期,正值二戰到戰後,物資缺乏,孩子也沒有玩具,為了將腦海中想像的世界付諸實行,他便將手邊可以取得的材質都拿來製作。人力飛行器、可以載著孩子們順流而下的小船等。「現在回校起來,這些計劃都過於理想化,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我們每天下課後仍完全投入其中,直至日暮」、「現在我明白了,一無所有不是什麼壞事,因為這代表有很大的夢想空間。」

《草莓》的最後,土地上空無一物:「傍晚,草莓已不見蹤影,土地卻依然飄著甜甜的香味。」奮不顧身地投入生命最大的渴望,無論是生存、繁衍,又或是創造。在創造中感受與訴說個體的微小,即使不知盡頭的風景如何,也擊翅去飛。後來的世界不知道是什麼模樣,相信,並毫無所知地留下靈魂的芳香。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