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悲傷是一頭需要被理解的大象🐘

悲傷是一頭需要被理解的大象🐘

「如果你感到悲傷,我會陪在你身邊。」繪本《影子裏的大象》的書腰如此寫道。這是一本由加大拿作家娜汀.侯貝(Nadine Robert)創作的繪本。故事的主角是一隻藍色大象,他靜靜地躺在影子裡,像與整個世界隔絕,不願動彈,也不發一語,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中。草原上的動物知道後,紛紛來到他身邊,使出各項技能想令大象開心,他們有的講笑話,有的表演雜技。然而,無論大家如何努力,大象仍然一動不動,彷彿悲傷的重量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也許我們也有經歷過這樣的時刻,悲傷來襲時,無論別人做些什麼也無法打起精神來。

悲傷是一頭需要被理解的大象🐘

「如果你感到悲傷,我會陪在你身邊。」繪本《影子裏的大象》的書腰如此寫道。這是一本由加大拿作家娜汀.侯貝(Nadine Robert)創作的繪本。故事的主角是一隻藍色大象,他靜靜地躺在影子裡,像與整個世界隔絕,不願動彈,也不發一語,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中。草原上的動物知道後,紛紛來到他身邊,使出各項技能想令大象開心,他們有的講笑話,有的表演雜技。然而,無論大家如何努力,大象仍然一動不動,彷彿悲傷的重量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也許我們也有經歷過這樣的時刻,悲傷來襲時,無論別人做些什麼也無法打起精神來。

「突然離開這世間的你們,都去了哪裡?」

「突然離開這世間的你們,都去了哪裡?」

我想在城市裡悼念你,但城市變得太快。你來過的足跡,都已抹滅無痕跡:跟你去過的公園,已架起圍欄,我們曾經待過的樓宇也已改建,在那家小店給你買過冰淇淋,商場與店舖已經關閉。我想不通,為什麼在這曾被我們命名為「家」之域,要想念你卻難如登天。 登天⋯⋯我甚至連你去了哪裡都不得明。 「你在哪裡?」,「你好嗎?」但回憶始終沒有回應。直到最近,我的母親告訴我,那年她是鳳子,她也失去過一個好友久兒,她知久兒後來,都在一個叫作「無明」之所在。是所在,是不在,是無所不在。鳳子說那是一種「困」,而我不信。 岩崎知弘有一本繪本,書名就叫《久兒之星》。

「突然離開這世間的你們,都去了哪裡?」

我想在城市裡悼念你,但城市變得太快。你來過的足跡,都已抹滅無痕跡:跟你去過的公園,已架起圍欄,我們曾經待過的樓宇也已改建,在那家小店給你買過冰淇淋,商場與店舖已經關閉。我想不通,為什麼在這曾被我們命名為「家」之域,要想念你卻難如登天。 登天⋯⋯我甚至連你去了哪裡都不得明。 「你在哪裡?」,「你好嗎?」但回憶始終沒有回應。直到最近,我的母親告訴我,那年她是鳳子,她也失去過一個好友久兒,她知久兒後來,都在一個叫作「無明」之所在。是所在,是不在,是無所不在。鳳子說那是一種「困」,而我不信。 岩崎知弘有一本繪本,書名就叫《久兒之星》。

用文化側寫時代,重奪書寫澳門的權力

用文化側寫時代,重奪書寫澳門的權力

誰能決定時代群像的分類,應該可以從當時所書寫的文字略知一二,自幼就從傳統教育中被告知了解這個世界的方法,世界一概只需用編年史式去描述,那條流暢的線性,總是讓人摸不着頭腦,原因是通通忽略了時代中世界的旁枝側節,這個時候就需要透過文學和藝術去補充,我認為這是讓大家認識世界並展開對話中不可或缺的部份,我們能從眾多作品中還原社會當時的面貌、日常生活及意識形態。正如你能從亞里斯多德筆下了解古希臘一樣,並不是冷冰冰的世代史,而是透過當時流行的的悲劇劇作做媒介,在《詩學》節奏中想像當時人文面貌。

用文化側寫時代,重奪書寫澳門的權力

誰能決定時代群像的分類,應該可以從當時所書寫的文字略知一二,自幼就從傳統教育中被告知了解這個世界的方法,世界一概只需用編年史式去描述,那條流暢的線性,總是讓人摸不着頭腦,原因是通通忽略了時代中世界的旁枝側節,這個時候就需要透過文學和藝術去補充,我認為這是讓大家認識世界並展開對話中不可或缺的部份,我們能從眾多作品中還原社會當時的面貌、日常生活及意識形態。正如你能從亞里斯多德筆下了解古希臘一樣,並不是冷冰冰的世代史,而是透過當時流行的的悲劇劇作做媒介,在《詩學》節奏中想像當時人文面貌。

回首與歸去 ── 本地藝術家 Celeste C. da Luz 的繪畫詩學

回首與歸去 ── 本地藝術家 Celeste C. da Luz 的繪畫詩學

澳門藝術家李晞晴(Celeste C. da Luz) ,近日在位於東望洋斜行的 butter room 舉辦了個人展覽「雨奇晴好」,展覽取名自蘇軾的詩作《飲湖上初晴後雨》的詩句:「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了西湖在晴雨之間的景色變化,隱含了對世事多樣性的讚嘆及包容。展題表達出她對日常的觀察與面對變幻無常的生活態度,用自然界的晴雨輪替比喻人生的各種經歷,即使面對生活中不確定,也願意保持內心的平靜。 展覽空間有一大片落地玻璃,一共展出 9 幅畫作及 2 個裝置藝術,配合自然光灑落在她的作品上,空間隨著外界光影變化,愈加突顯了「雨奇晴好」的意境。

回首與歸去 ── 本地藝術家 Celeste C. da Luz 的繪畫詩學

澳門藝術家李晞晴(Celeste C. da Luz) ,近日在位於東望洋斜行的 butter room 舉辦了個人展覽「雨奇晴好」,展覽取名自蘇軾的詩作《飲湖上初晴後雨》的詩句:「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了西湖在晴雨之間的景色變化,隱含了對世事多樣性的讚嘆及包容。展題表達出她對日常的觀察與面對變幻無常的生活態度,用自然界的晴雨輪替比喻人生的各種經歷,即使面對生活中不確定,也願意保持內心的平靜。 展覽空間有一大片落地玻璃,一共展出 9 幅畫作及 2 個裝置藝術,配合自然光灑落在她的作品上,空間隨著外界光影變化,愈加突顯了「雨奇晴好」的意境。

兩本有趣的澳門書 ── 近年尾來選禮物書吧

兩本有趣的澳門書 ── 近年尾來選禮物書吧

由旅居澳門的葡國插畫師 Catarina,所創作的新書《小小探險家:小城大發現》是一本遊戲書,由中文、英文及葡文三種語言寫成,書裏帶著讀者們去發現東望洋燈塔、媽閣廟等世界文化遺產建築外,也走進例如去茶樓「飲茶」這樣普通的澳門人日常生活,令這本書的內容更立體和多元。每一個場景,都搭配圖像小遊戲,一邊閱讀一邊玩,充滿樂趣。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一本主要讀者是小朋友的遊戲書,本書的插圖顏色鮮而不艷,不落俗套的設計讓讀者們在閱讀和遊戲中,收獲知識和語言,也得到美感。

兩本有趣的澳門書 ── 近年尾來選禮物書吧

由旅居澳門的葡國插畫師 Catarina,所創作的新書《小小探險家:小城大發現》是一本遊戲書,由中文、英文及葡文三種語言寫成,書裏帶著讀者們去發現東望洋燈塔、媽閣廟等世界文化遺產建築外,也走進例如去茶樓「飲茶」這樣普通的澳門人日常生活,令這本書的內容更立體和多元。每一個場景,都搭配圖像小遊戲,一邊閱讀一邊玩,充滿樂趣。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一本主要讀者是小朋友的遊戲書,本書的插圖顏色鮮而不艷,不落俗套的設計讓讀者們在閱讀和遊戲中,收獲知識和語言,也得到美感。

繪本也有故事革命,一起從Junaida的《世界》打破僵化孔固力的觀看

繪本也有故事革命,一起從Junaida的《世界》打破僵化孔固力的觀看

Junaida 近年來有超高人氣,在井井賣過他的《路》(Michi)、《的》(の)、《怪物園》、《偷小鎮的巨人》(街どろぼう)、《Home》及《Hug》,今年的話,還有《世界》和《IMAGINARIUM》。 從圖像來說,當我們在閱讀 Junaida 的畫作,會以為每一幅都是獨立的存在(畫中的部件,時常藏有「微微」與「小小」,這讓平常就喜歡微觀苔蘚與草的我,讀來別具興致),但最後成為一個完整的「大世界」。我們來讀看看《世界》的第一張圖,立刻就能找到行走的動線:一個皇冠,搭乘小舟到來,他是不是要沿樓梯往上走,去到天使所在之所。


繪本也有故事革命,一起從Junaida的《世界》打破僵化孔固力的觀看

Junaida 近年來有超高人氣,在井井賣過他的《路》(Michi)、《的》(の)、《怪物園》、《偷小鎮的巨人》(街どろぼう)、《Home》及《Hug》,今年的話,還有《世界》和《IMAGINARIUM》。 從圖像來說,當我們在閱讀 Junaida 的畫作,會以為每一幅都是獨立的存在(畫中的部件,時常藏有「微微」與「小小」,這讓平常就喜歡微觀苔蘚與草的我,讀來別具興致),但最後成為一個完整的「大世界」。我們來讀看看《世界》的第一張圖,立刻就能找到行走的動線:一個皇冠,搭乘小舟到來,他是不是要沿樓梯往上走,去到天使所在之所。